安装地埋式水箱是一项复杂的工程,需要综合考虑土质、结构、防水、安装等多个专业领域。以下是详细的注意事项,贯穿了从前期规划到后期回填和维护的全过程。
一、 前期规划与设计阶段
这是最关键的一步,决定了后续工程的成败。
1. 合规性与审批:
· 确认项目是否需要向当地建设、规划、消防、环保等部门报备或审批。
· 了解当地关于地下构筑物、雨水收集/中水回用(如果是此类用途)的相关法规和标准。
2. 选址与地质勘察:
· 场地选择:选择地势较高、排水良好、远离污染源(如化粪池、垃圾站)的位置。同时要考虑便于未来维护和管道接入。
· 地质勘察:必须进行专业的岩土工程勘察,明确:
· 土壤性质:承载力是否足够?是否有腐蚀性?
· 地下水位:这是核心关键!必须掌握历史最高地下水位数据。如果水箱可能被地下水浮起,需要设计抗浮方案。
· 地震烈度:在抗震设防区域,结构设计需满足抗震要求。
3. 水箱选型与设计:
· 材质:常见的有不锈钢(如304/316L)、玻璃钢(FRP)、钢筋混凝土(现浇或预制)以及聚乙烯(PE)等。根据用途、预算、耐腐蚀性和结构强度要求选择。
· 结构设计:
· 抗浮设计:这是地埋水箱的生命线。常见方法包括:
· 增加压重:如加大混凝土底板。
· 抗浮锚杆/桩:将水箱基础与深层稳定岩土体锚固在一起。
· 设计时必须考虑水箱空置时,地下水上浮力的最不利情况。
· 荷载计算:计算上方土壤压力、地面活荷载(如车辆、行人)、地下水压力等,确保箱体结构强度足够。
· 内部支撑:对于大型不锈钢或玻璃钢水箱,内部必须有足够的加强筋和支撑结构,以抵抗外部土压,防止变形。
二、 基坑开挖与基础施工
1. 基坑开挖:
· 根据设计图纸精确放线开挖。
· 开挖范围应比水箱本体四周至少宽出0.8-1.5米,以便于焊接/组装、防水施工和外部保护。
· 做好基坑的边坡支护和降水排水工作,防止坍塌和积水。
2. 基础制作:
· 基坑底部必须平整、夯实,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。
· 通常需要浇筑一层平整的钢筋混凝土底板作为基础。基础表面要水平,强度必须达标。
· 基础预埋件(如锚栓)的位置要准确无误。
三、 水箱安装就位
1. 吊装安全:
· 制定详细的吊装方案,使用合适的吊装设备和索具。
· 吊装时确保水箱受力均匀,避免碰撞和扭曲变形。有专人指挥。
2. 定位与固定:
· 将水箱平稳放置在基础上,校正水平度和中心位置。
· 按照设计图纸,通过预埋件或锚栓将水箱牢固地固定在基础上,防止上浮或移位。
四、 管道、附件与防水施工
1. 管道连接:
· 进出水管、溢流管、泄水管、通风管等管道的接口要准确对齐。
· 管道穿墙处是防水的薄弱环节,必须使用防水套管和优质的防水密封材料(如遇水膨胀胶圈、密封膏等)进行严格密封。
· 管道连接后,应进行压力测试,确保无渗漏。
2. 防水与防腐:
· 外部防水:对于不锈钢等材质,外部需做严格的防腐防水处理,如采用沥青漆、环氧煤沥青漆等形成多层防护层。对于混凝土水箱,则需要进行混凝土自防水和外部卷材防水结合。
· 电化学腐蚀:在土壤电解质环境中,不同金属之间可能产生电化学腐蚀(原电池效应),需采取绝缘措施。
五、 回填
这是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之一,必须谨慎操作。
1. 材料选择:回填材料宜选用黄沙、细石沙或级配良好的砂石料。避免使用含有建筑垃圾、大块石头或尖锐物的土壤,以免刺破水箱壁或防水层。
2. 分层回填:必须分层回填,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-50厘米。
3. 对称均衡:回填时应在水箱四周同步、对称进行,防止单侧压力过大导致水箱变形或移位。
4. 夯实/浇水:采用小型夯机或水夯法(对于沙土)逐层夯实,确保回填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(通常≥95%)。密实度不足会导致地面沉降。
5. 控制湿度:回填时,材料的湿度要适宜,太干不易压实,太湿则可能影响夯实效果。
六、 后期调试与维护
1. 清理与消毒:在投入使用前,必须彻底清洗水箱内部,并进行消毒处理,特别是用于生活供水或消防用水的水箱。
2. 满水试验:回填完成后,应进行满水试验,观察是否有沉降或渗漏迹象。
3. 设置标识:在水箱检修口、通风口等位置设置醒目的标识牌和防护措施,防止被车辆碾压或人为破坏。
4. 制定维护计划:
· 定期通过检修口进入内部检查(注意:必须先通风,检测有害气体!)。
· 检查内壁腐蚀情况、内部结构稳定性、附件是否完好。
· 定期清洗水箱。
总结核心要点:
· 抗浮是第一要务:设计阶段就必须解决地下水浮力问题。
· 防水是生命线:箱体本身、管道接口的防水必须万无一失。
· 回填是关键环节:材料和方法直接影响水箱结构安全和地面是否沉降。
· 专业设计与施工:切勿凭经验施工,必须由有资质的专业公司进行设计和安装。
遵循以上注意事项,才能确保地埋式水箱长期、安全、稳定地运行,避免因安装不当导致的浮起、渗漏、坍塌等严重事故。